地鐵上,幾乎所有人都在玩手機
伴隨著智能手機用戶的增多,原本作為一種溝通工具的手機,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發(fā)生著變化,"手機依賴癥"就成了一個熱門話題。
機構調(diào)研:近八成白領患上手機依賴癥
此前,智聯(lián)招聘曾發(fā)布一份針對28個主要城市白領進行的手機指數(shù)調(diào)研。結果顯示,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智能手機自身功能的加強,白領在很大程度上被手機“控制”,近八成白領患上了手機依賴癥。其中北京白領使用手機時長最長,每天6.72個小時,其次為西安白領,為6.15個小時,其次為上海白領,5.45個小時。公關、營銷等行業(yè)白領為了工作,手機保持24小時開機!叭绻謾C沒電了,會心神不寧,怕漏掉客戶重要的電話,也會覺得沒意思了,手里沒有玩兒的工具了![詳細]
手機比戀人還重要,香港“低頭族”盛行
谷歌一項調(diào)查顯示,港人每天使用智能手機上網(wǎng)的比率達96%,高于日本的94%以及新加坡的93%,為亞洲第一。另一項調(diào)查顯示,11%的香港人甚至頻密到平均3分鐘就查看一次手機。搭上港鐵,環(huán)顧四周,十有八九都是低頭玩手機、ipad。甚至在朋友聚餐、家人團聚的時候,仍有“低頭族”忙于聽音樂、查郵件、上社交網(wǎng)絡、玩游戲,而懶得與周圍的人溝通交流,就算說話也是敷衍了事?梢哉f,手機已經(jīng)成為香港人身體的一部分,沒有手機就像缺胳膊少腿似得,渾身不自在。前不久,一個關于香港手機使用率的調(diào)查報告,有受訪者認為手機比戀人還重要。[詳細]
無言的刷屏聚會,朋友各自埋頭玩手機
朋友聚會,給大家當面交流提供了機會,可是手機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遠,最終演變?yōu)椤盁o言的結局”。朋友相見時氣氛熱烈,但是落座之后沒過一會,就開始有人低頭戳手機了。一開始大家還聊得很熱絡,但是上菜以后,大家就開始邊吃飯邊玩手機。說話的人越來越少,更多的人開始低頭看手機屏幕,刷微博、聊QQ、發(fā)微信、玩游戲。當一張桌子上大部分人都在低頭玩手機的時候,聚會的目的已經(jīng)消失殆盡了,無怪乎有人曾經(jīng)說想念沒有手機的時代。[詳細]
你在我對面,卻各自玩手機
智能手機的普及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,反過來,被手機“綁架”的人也越來越多。手機忘帶心煩意亂、半天沒消息就感到不安、一遍遍地刷新信息……手機成癮往往伴隨著一些心理問題的出現(xiàn),如焦慮抑郁情緒、神經(jīng)衰弱、失眠等。
癥狀:醒來第一件事是摸手機
高達79.40%的白領晚上睡覺不關機,排在手機依賴癥表現(xiàn)的首位;其次是在沒事兒的時候喜歡用手機打發(fā)時間,比例為78.86%;60.39%白領明確表示手機減少了與身邊人的當面溝通;68.56%白領坦言自己醒來后除了睜眼就是摸智能手機;63.59%白領睡覺前玩手機,且經(jīng)常影響睡眠時間。
目的:多數(shù)與生活相關
白領一天當中有那么長時間給了手機,那手機主要是用于工作還是生活?調(diào)研發(fā)現(xiàn),僅有21.37%的白領使用手機工作的比例超過50%,這意味著多數(shù)白領用手機基本與生活相關。并且,手機完全滲入白領一天主要歷經(jīng)的情境中,并且嚴重改變著白領的生活習慣。
場合:被窩、交通工具、衛(wèi)生間為前三名
從早起的被窩至睡前的被窩里,被窩里的手機可謂名副其實。據(jù)該調(diào)研統(tǒng)計,超7成白領常在睡前使用手機,近4成早起被窩里依然會查看手機。其次,為乘坐交通工具時,達到55.06%,衛(wèi)生間則以43.34%的比例居于白領常用手機情景第三名?梢钥闯,除了開會外,手機基本上已經(jīng)滲入到白領一天主要歷經(jīng)的情境中,甚至有15.98%的白領表示走路時也經(jīng)常用手機。
內(nèi)容:聊QQ排在首位
調(diào)查數(shù)據(jù)顯示,除去必要的交流之外,白領常用手機聊QQ(30.91%),看電子書(27.18%),微信(26.82%),刷微博(22.38%),玩游戲(23.45%),聽歌(21.85%),看視頻(12.97%)。有意思的是,調(diào)查中發(fā)現(xiàn),愛刷微博白領的月花費開銷要比其他白領高出13.55%。
影響:六成人減少當面溝通
此次調(diào)研還顯示,手機過度娛樂化現(xiàn)象已經(jīng)非常嚴重,手機不僅偷走了白領的時間,影響現(xiàn)實社交,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白領的身體健康。有60.39%白領表示手機減少了與身邊人當面溝通,45.11%的白領表示手機影響個人的學習計劃。
疑問:玩手機還是被手機玩?
親情、友情、愛情,無所不在的強大社交通訊,仿佛讓人與人變得更近,其實卻離得更遠。坐車玩手機,開會玩手機,吃飯玩手機,睡覺也玩手機,本來應該是用“碎片時間”拿手機處理事務與放松,現(xiàn)在卻讓手機把生活“碎片化”了。玩手機還是被手機玩,這是一個問題。[詳細]
上菜先拍照成為許多人聚餐時的前奏
“人心散了,飯也吃不好了,自從上了微博,我的拍菜水準蒸蒸日上,吃菜的興趣則江河日下”,戲謔中透露一絲無奈。餐廳里、公車上,手機占據(jù)人們的碎片時間,催生“低頭族”。是什么讓你寧愿埋頭緊盯手中小小的屏幕,卻不愿抬頭多看一眼身邊的世界?
科技綁架了人們的生活方式
技術是柄雙刃劍,這是無需重申的常識。手機普及后,已經(jīng)從純粹的通訊工具演變?yōu)槟荏w現(xiàn)人某種價值的器物,蘋果手機的風靡,與其說人們所追求的是某類新款的手機,不如說是在追趕技術時代的某種符號、潮流。通俗而言,就是技術對人的綁架,使人養(yǎng)成了對工具的深度依賴。當然,手機依賴癥也只是現(xiàn)代社會種種工具依賴癥的縮影,現(xiàn)在很多人沉溺于電視節(jié)目,離開了鍵盤就不會寫字,習慣了以車代步,人對技術的使用轉變?yōu)榧夹g對人的占據(jù)與控制,選擇生活方式的自主性和能力則逐步喪失。[詳細]
信息焦慮導致手機依賴
人有各種心理需求,包括安全、愛、尊重和自我實現(xiàn)等,手機中的社交網(wǎng)絡使獲取“自我實現(xiàn)”變得空前容易,發(fā)表個人觀點、轉發(fā)并評論、曬個人生活,能以零成本迅速得到別人的反饋。同時,窺視親朋好友甚至陌生人的生活,從而得到心理滿足。此外,人們渴望擁有信息權,不停刷屏,時刻關注最新的動態(tài),尋找與人交流的共同話題;ヂ(lián)網(wǎng)信息爆炸的時代,通過手機上網(wǎng)查看資訊更為便捷,亦滿足人們對各類信息的需求。[詳細]
“手機病”背后是自我存在感的現(xiàn)實焦慮
在高節(jié)奏、加速度的社會運轉節(jié)奏下,生活變成了適應,它是格式化了的,是按部就班地執(zhí)行某種既定流,上班、下班,上課、下課,單位、家庭,教室、寢室,這種失控的生活狀態(tài)下,人的價值被削弱,存在感得不到應有的體現(xiàn)。深切的迷茫使得人們轉向對技術工具的依賴,將自己封閉起來,與外界的嘈雜、緊張隔離。在自我建構的狹小空間里,通過對工具的使用來找尋自我的價值,用玩手機、上網(wǎng)等低能耗方式獲取寧靜,F(xiàn)代人總是熱衷于追逐流行,他們所追趕的,是依托于符號之上的存在感與自我價值。[詳細]
“手機依賴癥”是應該警惕的“社會病”
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沉迷于自己的手機世界里樂不思蜀,則必然會逐漸把自己封閉起來,和現(xiàn)實世界隔斷了聯(lián)系,等到需要處理現(xiàn)實中的問題時,人就會無所適從。這實際上是人的社會能力的一種退化,“手機依賴癥”是一種應該被克服的“社會病”。一個正常的“社會人”,不應沉迷于手機等電子產(chǎn)品,而錯失和親人朋友面對面交流溝通的機會;不應讓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感,成為“遺失的美好”,畢竟,“人機關系”永遠取代不了“人際關系”。[詳細]
長時間使用手機危害多多
有研究顯示:在床上使用1個多小時手機等會發(fā)光的電子產(chǎn)品,會阻礙人體生成褪黑素,生理周期將受到影響,并使睡眠處于淺狀態(tài)。人體生物鐘長期被打亂,則會影響新陳代謝、情緒、免疫力,導致疾病多發(fā)。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會造成眼疲勞;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會造成頸部、手臂肌肉疲勞;而長時間過度使用觸屏手機,會導致手部關節(jié)、肌腱損傷性癥狀群,包括手指、手腕關節(jié)疼痛無力,動作不靈活等,形成所謂的“觸屏手”。另外,長時間低頭玩手機會造成頸椎、腰椎的損傷,引起關節(jié)酸痛、麻木、腫脹等。[詳細]
讓手機回歸“工具”的角色
現(xiàn)代人患上“手機依賴癥”,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本該具備的一些正常能力在逐漸消退,比如與人相處的能力,與人合作的能力,與人溝通的能力。而這種能力上的消退,最終會影響到我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。最理想的狀態(tài),當然是重新給手機定位,強調(diào)它的“工具性”,而不是“擬人性”。我們不妨聽從專家的建議,有意識地把手機放到一邊,通過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轉移自己的注意力,能夠不用手機完成的事情,盡量不用手機,等我們慢慢戒除對手機的過分依賴,它自然就會回歸“人類工具”的角色。[詳細]
提高自制力做手機的主人
“依賴癥”是一種心理疾病,多見于比較孤僻、自卑、相對缺乏自信的人。隨著生活節(jié)奏的加快,這種心理不適應狀況出現(xiàn)增多趨勢,特別易發(fā)于白領人群。要減弱或消除“手機依賴癥”,加強自身的自制力是很重要的一方面,F(xiàn)在很多手機的主要功能被娛樂功能侵占,這也是很多人對此“上癮”的原因之一,鑒于此,加強自制力,成為手機的主人非常有必要。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