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日上午,在鄭州五一公園內,10位老人一起舉起紙板,引來不少市民圍觀。紙板上寫著:“春節(jié),爸媽想你了!按照《老年人權益保障法》!彼麄円贿吪e著紙板,一邊還合唱起《;丶铱纯础贰#1月21日《河南商報》)
據(jù)悉,這10位老人都是鄭州棉紡路街道辦夕陽紅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。他們的子女未必一定在外地工作,也未必一定不會回家過年,說白了,這是老人志愿者們搞的一次具有公益性質的行為藝術,他們借這種形式替那些渴盼子女回家過年的老人發(fā)出呼喚——盡管如此,一句“春節(jié),爸媽想你了”仍然潮濕了萬千游子的心,令人潸然淚下。
今年是《老年人權益保障法》修訂后的第一個春節(jié),也是檢驗這部法規(guī)實施效果的第二個節(jié)點。在去年中秋節(jié)到來的時候,媒體調查顯示,修訂后的《老年人權益保障法》并未體現(xiàn)出明顯效果:子女們該回家的正常回家,不回家的仍舊不回家。而對子女的歸來翹首以盼并屢屢失望的老人們,當真將不回家的子女告上了法庭的,并不多見。
現(xiàn)在春節(jié)將至,老人們盼望子女回家的念頭越發(fā)強烈起來。當然,這不僅僅是因為《老年人權益保障法》有了硬性規(guī)定的緣故,而是一種文化傳統(tǒng),更是一種文化習俗。當10位老人舉起“春節(jié),爸媽想你了”紙板的時候,當老人們唱起《常回家看看》的時候,相信看到這則消息的任何在外的游子,都會有一種強烈的共鳴。
當然,子女們春節(jié)不回家過年,無法“常回家看看”,不一定是不把老人放在心上,更不一定是忤逆不孝。他們或許真的是有心無力,譬如有的需要在春節(jié)期間值班(譬如保安、醫(yī)生等),有的壓根就不放假(如解放軍、警察等),有的甚至因為買不上車票,更有些打工者,因為回家成本太高而不得不強行壓抑思鄉(xiāng)的心……對此種種,《老年人權益保障法》的法律之威如何能夠施加在他們身上?
其實,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子女們一定在春節(jié)時回家,如果子女們在平時做到了時;丶遥先藗兊玫搅撕芎玫木裎拷,即使春節(jié)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回家,老人們的心理失落感也不至于有多么嚴重。老人們之所以在春節(jié)到來的時候格外期盼子女回來,主要是平時的期盼情緒積累疊加的緣故。
因此,要想讓《老年人權益保障法》真正落到實處,國家必須輔之以配套的法規(guī)制度,譬如建立健全員工的帶薪休假制度,給子女們常回家看看提供出可供操作的現(xiàn)實條件。從某種意義上說,這種帶薪休假制度,就是一種“孝道”制度。如果有了“;丶铱纯础钡臈l件而不去遵守和落實,那才是真正的不孝。到那時,再祭出《老年人權益保障法》的寶劍也不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