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發(fā)布《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》。意見指出,實施勞動教育重點是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,有目的、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、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,培養(yǎng)學生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。
作為學校、家庭、社會,既要落實好《意見》新要求,深刻認識到加強勞動教育對于培養(yǎng)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戰(zhàn)略意義,還要積極構建家庭、學校、社會“三位一體”的勞動教育網絡,讓每一個學生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、勞動最崇高、勞動最偉大、勞動最美麗的觀念,培養(yǎng)具有勤儉、奮斗、創(chuàng)新、奉獻精神的合格勞動者。
學校應發(fā)揮勞動教育“主陣地”作用,做好“引導員”。《意見》指出,落實勞動教育需要依托課程,強調“整體優(yōu)化學校課程設置”,構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,大中小學設立必修課程和勞動周,同時強調其他課程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和要求。因此,學校應充分發(fā)揮勞動教育主陣地的作用,做好勞動教育的“引導員”,貫徹實施好《意見》要求,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特點和需求,開設勞動教育課程,激發(fā)學生熱愛勞動的興趣,增強勞動意識;合理安排開展勞動教育的時間,為學生建立勞動教育小課堂,精心設計和組織學生開展內容鮮活、形式新穎、具有強烈吸引力的勞動實踐活動,制定勞動活動評價體系,提升勞動技能,培養(yǎng)勞動精神,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,形成鮮明的勞動教育特色,系統地把勞動教育理論化、課程化、生活化。
家庭應發(fā)揮勞動教育“基地”作用,做好“監(jiān)督員”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家庭是實施勞動教育的重要場所!兑庖姟贩謩e從鼓勵孩子自覺參與、自己動手、隨時隨地、堅持不懈地進行勞動,每年掌握1到2項生活技能;鼓勵孩子利用節(jié)假日參加社會勞動等四個方面強調發(fā)揮家庭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。教育實踐一再證明,家庭是勞動教育必不可缺的重要“基地”,家長不僅要成為學生勞動教育的參與者,還要成為監(jiān)督員。為此,家庭不妨為孩子設計特殊的勞動作業(yè),根據孩子的成長需求分成階段性勞動小任務,逐一讓孩子認真完成,比如學前兒童的個人自理勞動,可以包括洗漱、整理個人物品等;小學階段的分擔家務勞動,可以包括分類清洗衣服、收拾房間、疊被鋪床等,讓家庭發(fā)揮出勞動教育基地的最大化作用。
社會應發(fā)揮勞動教育“大課堂”作用,做好“協調員”。勞動教育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。《意見》對社會各方面如何加強勞動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,特別強調各級政府要加強勞動教育工作的統籌協調,各相關部門要履行自身的勞動教育職責,全社會合力推動勞動教育。因此,社會應發(fā)揮勞動教育的大課堂作用,讓每一個領域都成為勞動教育資源,做好“協調員”。比如,協調有關企業(yè)、農場等單位,為學生提供勞動實踐場所,勞動實踐新形態(tài)、新方式;發(fā)揮好工會、共青團、婦聯等群團組織的作用,協調一切公益力量,為學生搭建多樣化勞動實踐平臺,注重引導學生參加公益勞動、志愿服務等,從而培養(yǎng)學生吃苦耐勞精神,磨煉堅強意志,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(fā)展。
勞動最光榮,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。我們要充分認識新時代培養(yǎng)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對加強勞動教育的新要求,融匯家庭、學校、社會三方面的力量,形成緊密相連的“三位一體”的勞動教育網絡,切實將《意見》中勞動教育的各項要求細化為具體舉措并落到實處,讓勞動教育在每個學生心中生根發(fā)芽、開花結果。